生活需要一些儀式感,與矯情無關 |
婚姻中的儀式感,想要擁有也很簡單——約會紀念日、結婚紀念日要記得,吃一頓浪漫的燭光晚餐,若是來不及買禮物送一個深深的吻也會讓人久久難忘;彼此的生日不能忘記,親手做一個再丑的蛋糕都會令對方感動;哪怕是再普通的晚餐也可以用精致的餐具,鋪上餐巾,儀式感頓生…… 許多人喜歡在客廳吃飯,一邊看電視一邊應付了事。 現在起,即便只有兩個人,也要在餐桌上用餐,一心一意地吃晚餐,說說各自一天的見聞與心情,交流不就是這樣子的嗎? 就算是再平常的小事,帶著儀式感去做,就能夠對抗生活中的消極因素。 陳瑩月是個單身的職場狂人,她把女人對儀式感的追求與熱愛,全都放在了工作中。 從小生活在重視儀式感的家庭氛圍里,從小時候就眼見著父母會很認真地過每個節(jié)日,后來她到外地上大學,生日的時候父母依然會在家里下一碗生日面,和她一起慶生。 陳瑩月說,儀式感很美好,她會感覺到成績得到了認可,悲傷也會被立刻消化掉。 她第一份工作是做外貿業(yè)務員助理,簽約那天,父母從外地趕了過來,帶了很多好吃的,替她慶祝,她至今提起都感動得眼眶發(fā)紅,“也許在別人看來那是一份很普通的工作,但是我爸媽說我憑著自己的能力找到一份工作,從此以后自力更生,這是很值得榮耀的事情!那就是我的成人禮,從那天開始,我覺得自己更加成熟了!” 簽第一筆單,做好第一個大客戶,開發(fā)一個更好的平臺……這些年工作上的每一個進步,陳瑩月都會慶祝一下,有時候是呼朋喚友去吃一頓大餐,有時候是去商場為自己挑一件禮物作為獎勵,物質也許并不是最重要的,但是這種帶著獎勵心情去領取的回憶卻獨一無二。 每次跳槽,她都會吃一次散伙飯,“我需要一個儀式,讓我告別過去,開始一段新的旅程,我會謝謝他們的寬容和陪伴,工作中所有的小尷尬小沖突,一杯酒就化解了,以后的日子里再也不必介懷——若是沒有這一頓飯,醉后的傾心交談,也許搶過我客戶的人我會怨念他一輩子吧?!” 工作的時間久了,人們往往只看業(yè)績,看數字,今天必須要多過昨天,仿佛這才是王道,“除非是老板提醒我,否則我從來不比較今年與去年的業(yè)績,我只是在今年的每個收獲后都要慶祝一下,然后就一直開心!” 古人“沐浴焚香,撫琴賞菊”,這是怎樣一種美好的儀式感? 在這背后,是對生活深深的熱愛,令人動容。 現代人即便做不到如此周到,至少也可以讓生活慢一點,莊嚴一點,顏色也就會多一點。 作者|小木頭 來源:人生感悟 |
【返回主目錄】 |